第一百二十四章 伏笔-《拐走陈圆圆》
第(2/3)页
之所以是不情愿,是因为朝鲜使者以往的作风。
本来,中原统治者为了展示大国的懂礼仪和上国天朝的威仪、博大,往往要求朝鲜使团经过之地要热情接待、好酒好菜伺候,同时保证绝对的安全。
中国自古有个不好的习惯,上级的命令无论多么不合理,下级无论多么困难,也要去迎合,为此,出现了不少伤害百姓的事情。
比如,因为朝鲜使团丢了钱,使团正副使经常要从中国皇帝的赏赐中拿出钱来补贴损失。
但遇到这种事情,为了少惹麻烦,中国官员经常对自己治下的接待人员百般蹂躏。
朝鲜使团丢了银两财物,地方官府会立刻派人将接待使团的王姓一家人全部抓走,受尽了拷打。
而且,朝鲜使团经过之处打架斗殴、走私、偷鸡摸狗等情形非常非常多。
朝鲜使团所过之处,无论是百姓和地方官员都是睁大了眼睛,老百姓看紧了自己的鸡鸭鹅,捂住了钱袋子。
接待店主则准备好了武器准备打架,万一不付账就打架。
地方官员则愁眉苦展,惹事儿的人来了。
由此,朝鲜使团经过之地怨声载道。
于是,朝鲜使团再来,就再也没有人愿意接待了。
这次,朝鲜使者前来,是因为听闻了大明打败了满清的消息。
先前因为皇太极两征朝鲜,让朝鲜彻底成为了满清的藩属国,与大明断绝了一切来往。
此时朝鲜和大明一样,早已走向了衰落。
明朝实力强大,衰落了也不太明显,至少军队还是能够顶一阵子,可朝鲜就不一样了。
朝鲜本身实力就弱小,政治上官员腐败,党争不断,还频繁的爆发政变和农民起义,根本不足以应对强大的满清铁骑。
努尔哈赤死后,皇太极接了班,由于朝鲜频繁的联合大明对付后金,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决定打服朝鲜,解除后顾之忧。
所以皇太极刚刚继位,就派遣阿敏率三万铁骑,发兵朝鲜,经过三个月的战争,朝鲜只能投降,签下了城下之盟,朝鲜和后金成为了兄弟之国。
这次屈辱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“丁卯胡乱”。
不过这只是第一次,等到后金成为大清后,皇太极又因为朝鲜不听话,背叛兄弟,再次入侵朝鲜,这一次算是彻底把朝鲜打趴下了。
唐辰也不避讳,和皇太极一起接见了朝鲜使者。
这朝鲜使者是精通中文之人,交流起来倒没什么大问题。
唐辰先问道:“你们高丽使者此来,所为何事?”
那朝鲜使者一听,忽然有些生气,说道:“怎么老说高丽、高丽,高丽是我们朝鲜的前朝,现在叫朝鲜、朝鲜!朝鲜的名字还是本朝太祖赐的名字呀!”
第(2/3)页